高考考生考前60分钟测温入场 -世界杯正规买球app
2020-06-23
今年高考后延一个月,天气更热,防疫要求更严格,全面实现“健康高考”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日前举行的学生返校工作专班视频调度会议上,全省各地市报告了高考考点考场全覆盖安装空调的情况。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梅州、东莞、中山、潮州8个地市已实现高考考点考场全覆盖安装空调,其余13个地市承诺在今年高考前实现全覆盖安装空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是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首次推迟一个月举行,考生原有的复习计划、节奏可能会被打乱,复习备考的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需要考生积极适应,优化复习方案,系统安排学习计划。
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也应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做好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防护准备。
疫情防控也给考务组织带来变化。今年,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
23日起,我省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考点防疫怎么做?
考生进场时须戴口罩、手部消毒
日前,《关于做好我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印发,明确了2020年普通高考考务工作相关事项。
建议考生
提前14天统一校内住宿
《通知》强调,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信息,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
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返回,并按属地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根据我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高风险地区返粤及“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
23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
省内学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前14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监测记录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由所在学校汇总,集中申报;省外学校应届毕业生及社会考生由考生本人(或亲属代替)每天13时前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申报。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有住宿条件的中学,建议考生从考前14天起统一在校内住宿。未在学校住宿的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为红码的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就医排查。相关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考前60分钟起
组织考生分散有序入场
考试实施方面,《通知》要求,自考前60分钟起,考点可组织考生沿体温检测通道,分散有序入场,保持间隔。规模较大考点可再将入场时间提前。
所有考生要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或者洗手。
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须摘除口罩,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核验。
临时出现体温异常的考生,可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引,先在临时观察区进行复核评估,经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条件的,由专人引导前往备用隔离考场。
考试结束后,考生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南方日报)